粗加工時,一般以提高生產率為主,但也應考慮經濟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應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兼顧切削效率、經濟性和加工成本。
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說明書、切削用量手冊,并結合經驗而定。具體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切削深度t。在機床、工件和硬質合金刀具剛度允許的情況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這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有效措施。為了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應留一定的余量進行精加工。數控機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機床
2、切削寬度L。一般L與刀具直徑d成正比,與切削深度成反比。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一般L的取值范圍為:L=(0.6~0.9)d。
3、切削速度v。提高v也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措施,但v與刀具耐用度的關系比較密切。隨著v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故v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與加工材料也有很大關系,例如用立銑刀銑削合金剛30CrNi2MoVA時,v可采用8m/分鐘左右;而用同樣的立銑刀銑削鋁合金時,v可選200m/分鐘以上。
4、主軸轉速n(r/分鐘)。主軸轉速一般根據切削速度v來選定。計算公式為:v=∏nd/1000。數控機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備有主軸轉速修調(倍率)開關,可在加工過程中對主軸轉速進行整倍數調整。
5、進給速度vF。vF應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擇。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時,vF可選擇得大些。在加工過程中,vF也可通過機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調開關進行人工調整,但是速度要受到設備剛度和進給系統性能等的限制。
硬質合金刀具的種類
按主要化學成分區分,硬質合金可分為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和碳(氮)化鈦(TiC(N))基硬質合金。
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包括鎢鈷類(YG)、鎢鈷鈦類(YT)、添加稀有碳化物類(YW)三類,它們各有優缺點,主要成分為碳化鎢 (WC)、碳化鈦(TiC)、碳化鉭(TaC)、碳化鈮(NbC)等,常用的金屬粘接相是Co。
碳(氮)化鈦基硬質合金是以TiC為主要成分(有些加入了其他碳化物或氮化物)的硬質合金,常用的金屬粘接相是Mo和Ni。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將切削用硬質合金分為三類:K類,包括Kl0~K40,相當于我國的YG類(主要成分為WC.Co)。
P類,包括P01~P50,相當于我國的YT類(主要成分為WC.TiC.Co)。M類,包括M10~M40,相當于我國的YW類(主要成分為WC-TiC-TaC(NbC)-Co)。各個牌號分別以01~50之間的數字表示從高硬度到韌性之間的一系列合金。
剪板機刀片顧名思義是用來剪切鐵板的,所以刀片的硬度一定要足夠剪裁鐵板才行。又由于剪板機刀片需要頻繁的剪切,其耐磨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剪板機刀片的硬度如何與耐磨性能主要取決于加工中的熱處理,刀片在熱處理的硬度越高,其剪切鐵板時就會更加耐磨。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硬度越高刀片就越好嗎?
硬度太高可能會造成刀片的刃口變脆,在剪切硬度過高或是較厚的鐵板時容易出現剪板機刀片崩口的情況。所以刀片的熱處理是決定硬度的關鍵,同時也直接影響了刀片的性能。
那么剪板機刀片的熱處理怎么樣才是正確的?多次回火和保溫時間的控制。
回火:在刀片熱處理時的回火是十分關鍵的,多次回火可以緩釋加工時所產生的應力,從而提高了刀片質量的穩定性。普通的鋼一般回火至少兩次,硬度較高的鋼回火次數則應該大于兩次。
時間的控制:回火時的保溫時間注意不太短,一般控制在二到三小時,時間太長則容易出現崩口。
剪板機刀片的制作是具有一定技術性的,為了節省成本縮短回火時間,而導致刀片容易出現崩口,質量不達標的問題。這是不可取的。所以剪板機刀片并不是越硬越好,其中有較為復雜的參數影響著刀片的整體性能,在采購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